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从“哄人听”到“催着来”,济宁基层宣讲是如何“声”入人心的?

热点 2024-10-09 09:27:35 来源:济宁新闻网  阅读量:15437  

济宁开展“走千村入万户”宣讲活动,专送百姓急需

讲到实处 “声”入人心

其实,深入基层一线、面对群众开展宣讲,一直都是密切干群关系、提升政策知晓度、解决群众难题的有益途径,可由于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原因,致使有的宣讲流于形式,不仅难以引起群众的兴趣,更偏离了基层宣讲的初衷。

为解决基层宣讲“难入心”的问题,今年年初,济宁面向基层开展了一次大范围的民意调查,目的就是先搞清楚群众究竟想听什么。问卷结果和工作人员的预想相差不大,群众最反感的,是你讲我听式的“念书歌子”;最需要的,则是有助于提升幸福指数、鼓起荷包的正能量和实法子。

目标既定,济宁将按需供给置于基层宣讲的首位,启动“走千村入万户”宣讲活动,在组建起由210名社会各界人士构成的市级宣讲专家库基础上,又从与经济民生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部门单位里,遴选出基层经验足且擅长对政策进行转化阐释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成立起文化惠民、惠企政策、惠农政策、社保政策、全民反诈等12支专业宣讲队。各宣讲队根据从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了解的现实需求,科学设计宣讲框架、活动议题,给专业政策的解读与普及找到了一条条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路。

“对从事小地块种植的农户而言,最简单的增收方式就是改种优质品种。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农民朋友,尤其是上年纪的,对上新品种这件事总是瞻前顾后,一来因为不知如何选种,二来怕技术跟不上。所以,我们就筛选好本地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梳理好种植要点,在入户宣讲时连种子、苗子一起送给他们。”谈到小组成员们精心总结出的农民增收小妙招,王桂丽直言,闷着头讲不如带起头干,实实在在见识过“土生金”后,老百姓自然懂得了新政策的好。

如果说专业宣讲队的组建有效支撑了分众化、专业化宣讲,那么进村入户则是为了让过去伸不到基层的政策“触手”能有机会真正服务“所有人”。

竹竿巷位于济宁市任城区老运河南岸,聚集了一大批以经营竹编、土产、杂货等为主的商户,是济宁出了名的手工作坊区。可因为创业者年龄偏大、业态相对老旧,这里的商户在贷款时总会遇到诸多困难。创业就业政策宣讲队来到竹竿巷后,不仅第一时间向商户发放了创业贷款明白纸,还创新性地为街区引入了“创贷之家”服务驿站。在驿站,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不仅能为咨询者提供深入浅出的创业政策讲解,更可快捷办理创业贷款,把一站式、全流程的创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群众并不是不需要宣讲、不喜欢宣讲,而是要建立起宣讲内容与百姓急需间的联系,让进村入户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济宁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曹广表示,济宁将继续以“习语润儒乡”宣讲品牌建设为引领,进一步深化基层宣讲改革,打造百姓“点单”、部门“派单”、宣讲团“接单”、群众“评单”的“菜单式”新模式,让济宁基层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今年以来,济宁已开展各类惠民惠企宣讲活动3000余场次,实际走访群众1万余户,以“宣讲+服务”形式解决群众困难700余次,让群众在宣讲中得到实惠、获取收益。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分享:

weixin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