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邮政局、公安部召开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安全治理专题新闻发布会。经过各部门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快递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取得积极进展。隐私片在业内得到广泛推广,日均使用量达到1亿张左右;共侦破窃取、贩卖、传递信息案件189起;快递企业信息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姓名、手机号码、地址...一张小小的快递单上,个人信息一应俱全,快递单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这些信息,除了在快递派送过程中被陌生人看到,还可能在快递单被随意丢弃后,被陌生人捡走收集。从这些信息中,你可以“拼凑”出一个人的喜好、消费习惯、经济能力等。一旦有了手机号,还可以找到自己绑定的社交和移动支付账号,这无疑让用户的个人隐私处于“裸奔”状态。
为了进一步保护个人信息,从2018年开始,快递公司开始推行“隐私面单”。所谓“隐私清单”,就是消费者的信息经过技术处理,不显示在快递单上,后台加密。快递员可以通过APP联系收件人,别人很难从快递员那里获取消费信息。
今年6月,国家邮政局、公安部、国家网信办联合召开主要电商平台企业邮政快递个人信息安全治理专项行动视频推进会,强调加强信息安全源头治理,推动“隐私单”普及。
虽然“隐私面单”堵住了快递流程中的一些漏洞,但还是要从源头入手,避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泄露。建立全过程信息管理机制同样重要,这种机制应该包括面对面的信息管理、内部信息监督和问责机制。
当然,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能只靠快递行业“隐私单”的使用。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一方面,在让“隐私面单”成为快递行业标准的同时,也应尽快在更多领域出台相应措施,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防止信息被收集和出售。另一方面,执法部门要加大打击倒卖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的力度。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主动泄露个人信息。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